top of page

【冠心病】心臟電腦掃瞄、普通心電圖及心臟超聲波的準確度有何不同?

已更新:2020年2月6日

香港人均壽命是全球最長,要維持身體健康,長命百歲,身體檢查絕對不能缺少。現在坊間的檢查五花八門,就心臟檢查而言,現在最流行及普及的有心臟電腦掃描、心電圖和心臟超聲波。普通市民大眾可能不懂如何選擇,不知道這些檢查功能上有何分別,哪一種才是最適合自己。心臟是人體的生命之源,為全身器官提供氧份,大家定然要小心保護心臟,到了一定年紀記得要定期作身體檢查。


醫健頻道請來放射科專科劉仲恒醫生,為大家解構心臟電腦掃描、心電圖和心臟超聲波的功能及準繩度有何分別,並說明近年常見的心臟核磁檢查,以及解釋核磁共振與心臟超聲波的分別。想心臟健健康康,就要定期做檢查,並密切留意醫健頻道!

心臟電腦掃瞄、普通心電圖及心臟超聲波的準確度有何不同? 影片簡介


0:00 心臟電腦掃瞄、普通心電圖及心臟超聲波的準確度有何不同?

0:16 介紹心臟電腦掃瞄

1:13 介紹心電圖

2:01 介紹心臟超聲波

2:56 核磁共振 (MRI) 能否取代心臟超聲波?


受訪嘉賓:劉仲恒醫生(放射科專科)

(本影片醫健資訊由專業人士義務提供, 如影片涉及任何疾病的診斷、治療或醫療建議,僅供參考用途,請諮詢您的醫生。)

Commentaire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