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醫健百科 【肺】

請選擇你想知有關【肺】的醫健資訊:

2020年6月8日 上午7:49:40

【腫瘤】肺癌的病徵及治療方法

肺癌是本港癌症頭號殺手,因為在肺癌初期階段,大部份人都沒有病徵,當發現病徵時,已是晚期階段,,所以導致肺癌難於被發現,痊癒率亦相對較低。而在肺癌的治療方面,主要有五大方向,分別是,手術、化療、電療、標靶治療以及免疫治療,不同的療法可以針對不同情況的肺癌。另外,肺癌亦有高危人...

2019年6月17日 上午6:39:05

肺癌治療 | 肺癌症狀 | 醫健頻道

肺癌 肺癌 (Lung cancer) 是香港最多人患上的癌症,更是香港癌症的頭號殺手,於2016因肺癌而死亡的人數多達3780人。肺癌是一種由不受控地異常增生的細胞組成的惡性腫瘤 (Malignant tumour),有擴散到其他部位繼續生長 (Metastasis)...

肺癌

肺癌 (Lung cancer) 是香港最多人患上的癌症,更是香港癌症的頭號殺手,於2016因肺癌而死亡的人數多達3780人。肺癌是一種由不受控地異常增生的細胞組成的惡性腫瘤 (Malignant tumour),有擴散到其他部位繼續生長 (Metastasis) 的潛力,多長於肺部、支氣管等下呼吸道器官的上皮組織。這些癌細胞異於一般細胞,它們無法發展成健康的肺部組織,大量的癌細胞增長會大大削弱肺部供氧至身體其他其他功能。
肺癌可被分為「原發性肺癌」 (Primary lung cancer) 及 「繼發性肺癌」 (Secondary lung cancer) 兩類。後者的癌細胞原發在身體其他部位並通過血液或淋巴擴散至肺部分裂生長;前者則始發於肺部,可再被分成 「非小細胞肺癌」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和 「小細胞肺癌」 (Small cell lung cancer):
1. 非小細胞肺癌:佔所有案例約八成,能被細分成 「鱗狀細胞癌」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 「腺癌」 (Adenocarcinoma) 、 「細支氣管肺泡癌」 (Bronchioalveolar carcinoma) 及 「大細胞癌」 (Large-cell undifferentiated carcinoma)。
2. 小細胞肺癌:佔所有案例約二成,其增生及擴散的速度比非小細胞肺癌的快,故病情亦更難受控制。

發病原因

一般細胞會循序生長、分裂、然後老死,但當肺部細胞無法修復的基因出現突變,這些細胞不但不能組成健康組織,更不會如一般細胞般死去,它們不受控地異常增生,形成有擴散能力的惡性腫瘤,令肺部器官逐漸失去正常功能。導致肺癌的基因突變主要有兩個成因:
1. 接觸致癌物:包括煙草、廚房油煙、石棉 (多用於工業或建築)、水平的氡氣 (常積習在建築物的幅射性氣體)、燒烤及醃製的食物等,其中,吸煙被視為肺癌的主因,吸煙者罹患肺癌的風險是一般人的二十倍,約九成的肺癌患者有吸煙的習慣,而二手煙亦會對細胞造成損害,增加患癌的風險。
2. 種族或遺傳因素:有肺癌家族史的人患癌的機會明顯比一般人高。

病癥

視乎肺癌的位置、原發點、腫瘤大小及擴散情況,肺癌的病徵各有不同,但一般在初期不會有任何明顯病徵,很多症狀直至後期才會出現,主要包括:
1. 逐漸加重的久咳
2. 咯血或痰中帶血
3. 胸腔、肩膀或背部疼痛不適,痛楚在咳嗽或深呼吸時加劇
4. 呼吸及吞嚥困難
5. 聲音嘶啞
6. 喘鳴
7. 胸肺長期或反覆受感染發炎
8. 全身乏力、疲憊
9. 食慾不振、體重下降、消瘦
10. 發燒
11. 臉頸腫脹
當肺癌擴散至其他地方 (如腦部、肝臟、腎上腺等) 時,會出現更多影響該部位的病徵,而淋巴結腫大是在癌症擴散初期十分常見。

高危人群

1. 四十歲以上:年紀愈大,患肺癌的風險愈高
2. 吸煙者:吸煙者罹患肺癌的風險是非吸煙者的二十倍,約九成的肺癌患者有吸煙的習慣,每十個煙民便有一個是肺癌患者。煙齡愈長,患癌風險愈高。吸入二手煙亦會增加患癌風險。
3. 肺癌康復者 (曾患肺癌)
4. 有肺癌家族史
5. 因工作或空氣污染關係長期接觸石棉、砷、柴油廢氣、氡、煤煙等
6. 常進食經燒烤、醃製或烤焦的食物
7. 日常飲食缺乏蔬果

應做檢查

1. 臨床檢查: 包括觀察、量度體溫、淋巴結觸診、用聽診器檢聽胸腔聲音、肺功能測試等,檢查患者與肺癌有關的症狀。
2. 血液生化檢驗 (Blood tests): 剔除導致現有症狀的其他可能病因,如感染。
3. 胸部X光檢查 (Chest X-Ray):檢查肺部組織又及鄰近器官的情況,大部分腫瘤在X光檢查均會顯示為呈白灰色塊狀物。
4. 胸部電腦斷層檢查 (Chest CT scan):比胸部X光更仔細立體地檢查肺部組織又及鄰近器官的情況。
5. 正電子斷層掃描檢查 (PET-CT Scan):當CT Scan顯示病人正患有初期肺癌,醫生或會利用PET-CT Scan 找出定位活躍的癌細胞,有助診治。
6. 支氣管窺鏡 (Bronchoscopy) 及活組織檢查 (Biopsy):利用支氣管窺鏡從氣管探入肺部,檢查並抽取肺部活組織,以作化驗。活組織檢查是目前惟一可以確診肺癌的方法。

具體檢查方法應咨詢相關醫生。

建議療法

視乎肺癌的種類、位置和大小、擴散情況及患者身體狀況,肺癌可以有不同的療法,這些方法多合併使用,主要包括:
1. 手術治療:透過手術,移除整個腫瘤及鄰近的淋巴結,甚至整個肺葉,能治癒第一或第二期且尚未擴散至其他地方的肺癌,成功率約六成以上。手術風險主要包括術後感染及鄰近組織損傷。
2. 放射性治療 (Radiotherapy):利用高強度幅射殺死留在肺部及已擴散出去的癌細胞,縮小腫瘤,可單獨進行或配合手術治療,有效醫治年老或因身體狀況未能接受手術的患者。由於幅射可能會對鄰近組織造成損傷,故療程初期的副作用一般較為嚴重,主要包括疲憊、噁心、食慾不振、脫髮、皮膚變得乾燥敏感等。
3. 化療 (Chemotherapy):利用一種或多種抗癌藥,透過靜脈注射,在不對普通細胞造成永久損害的情況下,干擾增生速度高的細胞 (包括癌細胞) 的分裂過程,殺死留在肺部及已擴散出去的癌細胞,可單獨進行,也可配合手術或放射性治療使用。此療法的副作用主要包括噁心、嘔吐、腹瀉、食慾不振、脫髮、疲憊、容易流血、口腔潰瘍、容易受感染等,大部分的不良反應都是暫時性的,醫生通常會處方藥物紓緩這些症狀。
4. 標靶治療 (Targeted therapy):較新的療法,透過藥物 (如吉非替尼Gefitinib和厄洛替尼Erlotinib),針對及抑制有特定蛋白質的癌細胞,副作用較一般化療少,多配合手術或放射性治療進行,主要適用於非小細胞肺癌的患者。醫生或會先從患者取肺部活組織作化驗,以決定此治療是否適合。

同時,醫生會建議患者戒煙、戒酒及注意飲食、多吃蔬果。

具體療法應咨詢相關醫生。

預防方法

以下方法有助減低患上肺癌的風險:
1. 不要吸煙飲酒
2. 均衡飲食、多吃蔬果、避免進食醃製品或燒烤食物
3. 避免吸入過多油煙:使用抽油煙機,少用煎炒油炸的方式煮食
4. 避免長期接觸石棉、砷、柴油廢氣、氡、煤煙等:少到空氣污染嚴重的地區,若是因工作關係,工作時戴防護口罩。

相關專科

臨床腫瘤科
內科腫瘤科
外科專科
內科專科
心胸肺外科
紓緩醫學科
病理科專科
呼吸系統科
兒童呼吸科

協會

香港肺癌學會
香港防癌會
香港癌症協會
香港癌症基金會
香港臨床腫瘤科學會
香港胸肺基金會
香港胸肺學會

References

1. Patton LL (2016)。《The ADA Practical Guide to Patients with Medical Conditions》。美國:John Wiley & Sons, Inc.。
2. Scully C (2014)。《Scully's Medical Problems in Dentistry》。英國:Elsevier Health Science。
3. National Health Service (2015)。〈Lung cancer〉。《NHS Choices》。擷取自網頁https://www.nhs.uk/conditions/lung-cancer/
4. 卓健醫療服務有限公司 (2017)。〈肺癌〉。《卓健醫療服務有限公司》。擷取自網頁https://www.qhms.com/health-article/lung-cancer.aspx?lang=tc
5. 醫院管理局 (2018)。〈肺癌〉。《智友站》。擷取自網頁https://www21.ha.org.hk/smartpatient/SPW/zh-HK/Disease-Information/Cancer-In-Focus/Details/?guid=b28f47f7-d767-4fb0-9e13-3202e38d5334
6. The MNT Editorial Team (2016)。〈Lung Cancer: Facts, Types and Causes〉。《Medical News Today》。擷取自網頁https://www.medicalnewstoday.com/info/lung-cancer
7. The MNT Editorial Team (2016)。〈Lung Cancer: Symptoms and Diagnosis〉。《Medical News Today》。擷取自網頁https://www.medicalnewstoday.com/info/lung-cancer/symptoms-diagnosis-lung-cancer.php
8. The MNT Editorial Team (2016)。〈Lung Cancer: Treatments And Prevention〉。《Medical News Today》。擷取自網頁https://www.medicalnewstoday.com/info/lung-cancer/treatments-for-lung-cancer.php
9. 衞生署公共衞生資訊系統 (2018)。〈各種癌症〉。《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衞生署 香港健康寶庫》。擷取自網頁https://www.healthyhk.gov.hk/phisweb/zh/healthy_facts/disease_burden/major_causes_death/cancers/lung_cancer/
10. Division of Cance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2018)。〈What Are the Risk Factors for Lung Cancer?〉。《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擷取自網頁https://www.cdc.gov/cancer/lung/basic_info/risk_factors.htm
11.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 (2017)。〈男性常見疾病 - 肺癌〉。《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衞生署 衛生防護中心》。擷取自網頁https://www.chp.gov.hk/tc/healthtopics/content/24/44.html
12. 美國輝瑞科研製藥 (2018)。〈肺癌〉。《輝瑞香港》。擷取自網頁https://www.pfizer.com.hk/zh-hant/disease_information/oncology/lung_cancer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