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搜尋


【飲食】低GI食物是減肥恩物
升糖指數即GI Index,這個指標其實是量度食物經消化後,產生的葡萄糖對血糖水平影響有多快,GI飲食法則原本是針對血糖不隱定的人,例如糖尿病患者。我們發現原來血糖升得急,胰島素會大量分泌,大量分泌的過程中,令多餘的葡萄糖沒有急速轉化,而儲存成為脂肪細胞。...

eHC | 醫健頻道
2019年12月2日


【飲食】男女營養師對戒口的看法
對於有皮膚問題、食物敏感的人來說,戒口是必然的動作,但戒口是否真的要完全不吃該食物呢?還是可以間中吃一點?原來這個問題不單困擾著普通人,就算連營養學家也會有不同的看法! 醫健頻道請來營養學家林建達先生、凌穎欣小姐,兩位營養學家都有皮膚及食物敏感問題,但他們對戒口的看法大有不...

eHC | 醫健頻道
2019年11月4日


長者的飲食建議
長者隨著年齡增長,有機會慢慢流失肌肉量,所以要補充足夠蛋白質,除了進食肉類之外,亦可以進食豆腐、豆類、奶類製品、海鮮、魚類等,都是含有豐富蛋白質。另外,鈣與維他命D都是十分重要的。建議長者每日攝取1000毫克鈣質,含鈣的食物有牛奶、西蘭花、羽衣甘藍、白菜仔等,而維他命D在深...

eHC | 醫健頻道
2019年10月23日


【飲食】進食後做運動是否可抵消卡路里?
有人會問,吃完大餐後是否應該立即做運動抵消卡路里,如果以卡路里、熱量去計算,都是正確的。因為吃完一堆食物,當然要消耗對應的卡路里,但要留意自己的腸胃狀況。如果吃飽之後做運動,對運動的效益和能量水平,都有少許影響。 醫健頻道請來營養學家林建達先生,為大家講解進食後做運動是否可...

eHC | 醫健頻道
2019年10月8日


【飲食】身體週期減肥法
女生生理週期有幾個階段,生理週期之前一星期,通常黃體素分泌會增多。體種容易上升、水腫、胃口變大、精神不振、情緒易波動,在這段時間很難減重。如果飲食低卡路里、低熱量,會感到吃力,所以不建議大家在經期前一星期減肥,應該在經期的七天後才正式實行低卡、低脂、低澱粉質的飲食方案。...

eHC | 醫健頻道
2019年10月3日


【飲食】點解有啲人食極都唔肥
有些人怎樣吃都不長肉,很大機會是受基因影響,基因的影響令每人的肥胖傾向都不同。有研究顯示,基因因素大約佔一半影響性,大多數影響性都是後天因素,而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新陳代謝率。 醫健頻道請來營養學家鄭叢林先生,為大家講解為何有些人怎樣吃都不長胖,解析這與新陳代謝率有密切關係,...

eHC | 醫健頻道
2019年9月26日
bottom of page